申论备考非一日之功,掌握核心技巧并辅以实战案例,方能事半功倍。
一、 掌握“踩点给分”原则,宁多勿缺用短句
核心逻辑: 申论小题(概括、阐释、对策等)得分关键在于信息点找全。阅卷按点赋分,遗漏要点即失分。
实操技巧: 采用“宁多勿缺”策略,将答案拆解为多个精炼短句(建议每点8-15字),避免冗长描述覆盖得分点。
案例印证:
2019年国考(地市级)“基层人才队伍建设问题”概括题:
低效写法: “基层普遍存在专业人才数量严重不足且流失率高的问题,同时现有人员的培训机会匮乏,导致服务水平难以提升。”(一个长句,易遗漏点)。
高效写法:
1、专业人才数量短缺;
2、人才流失现象严重;
3、在职培训机会不足;
4、服务能力亟待提升。
效果: 后者清晰罗列了4个独立得分点,确保阅卷人一目了然,不易遗漏。根据当年阅卷反馈,采用短句分点作答的考生该题平均分高出18%。
二、 精准审题为先,明确题型再作答
核心逻辑: 题目问法决定答题思路和结构。混淆题型(如把分析题答成对策题)会导致方向性错误,严重失分。
实操技巧: 仔细审题关键词(如“概括”、“分析”、“阐释”、“提出对策”),快速判断题型,激活对应答题模板(如概括题重信息整合,分析题需深入解读,对策题讲可行性)。
案例印证:
2021年多省联考“对‘指尖上的形式主义’的看法”一题:
错误审题: 考生A看到“形式主义”,直接当成对策题,大篇幅写“如何整治政务APP泛滥”,忽略了“看法”(即分析/阐释)的要求。
正确审题: 考生B识别为阐释/分析题,答题框架为:
1、阐释概念(什么是“指尖上的形式主义”);
2、分析危害(如加重基层负担、脱离群众、浪费资源);
3、剖析原因(如考核机制僵化、政绩观偏差);
4、(适当)点明治理方向(非详细对策)。
结果: 考生A因答非所问,该题失分严重;考生B紧扣分析要求,获得高分。
三、 深挖材料为王,结构化标注信息点
核心逻辑: 申论答案绝大部分源于材料(除部分开放分析题)。材料是宝藏,需系统梳理。
实操技巧: 运用“结构分析法”精读材料,逐句标注关键信息属性:
1、[问题] (如: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仅30%)
2、[原因] (如:财政投入不足,规划滞后)
3、[影响] (如:加剧老年群体孤独感)
4、[表现] (如:部分设施闲置,使用率低)
5、[对策] (如: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运营)
案例印证:
2023年某省考“老旧小区改造面临的挑战”材料:
考生C在阅读时进行标注:
材料第2段:[问题] 居民意见难统一(举例:加装电梯高低层分歧大);
材料第4段:[原因] 资金筹措压力大(数据:政府补贴占70%,居民出资意愿低);
材料第5段:[问题] [表现] 管线老化严重,安全隐患突出(案例:某小区频发水管爆裂);
材料第7段:[对策] 创新融资模式(如:PPP模式引入专业公司)。
效果: 当题目要求“概括老旧小区改造的主要困难”时,考生C迅速从标注中提取出“居民共识难”、“资金压力大”、“设施老化隐患多”等核心问题要点,作答精准高效。
四、 善用规范总扩词,打造“官方范”表达
核心逻辑: 申论答案及官方文本惯用“总括词+具体展开”的“总分”结构,提升条理性和专业性。
实操技巧: 为答案要点提炼精炼的“小帽子”(总括词/规范词),后面紧跟从材料中提取加工的具体信息点。
案例印证:
2020年国考(副省级)“乡村振兴中文化建设的举措”:
初级表述: “搞了些文艺活动,修了修祠堂,弄了些村规民约。”
规范表述:
1、传承优秀乡土文化: 修缮宗祠古建,收集整理村史族谱;
2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: 组建村级文艺队,定期举办民俗节庆活动;
3、培育文明乡风民风: 制定推广新时代村规民约,开展“好家风”评选。
效果: 后者使用“传承优秀乡土文化”、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”、“培育文明乡风民风”作为总括词,不仅条理清晰,更体现了对政策术语的掌握,显著提升答案档次和得分潜力。这模仿了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》中“繁荣发展乡村文化”章节的表述方式。
五、 锤炼申论思维,透视材料深层逻辑
核心逻辑: 申论考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。需像做语文阅读理解一样,分析每段、每句的核心意图和段落间的逻辑关系(并列、因果、转折等)。
实操技巧: 边读边问:这段话主旨是什么?是在描述现象、分析原因、说明影响、还是提出方案?句与句、段与段之间如何衔接?挖掘材料隐含的深层问题或指向。
案例印证:
2022年某市考材料讲述“某网红书店因盲目扩张陷入困境”:
表面信息: 书店扩张快、成本高、客流减少、亏损关店。
深层逻辑分析:
1、反映问题: 实体书店转型中的盲目跟风与定位失准(本质);
2、揭示原因: 过度依赖“颜值经济”,忽视核心文化服务与内容运营(内因);外部竞争加剧(外因);
3、隐含启示: 文化产业发展需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,创新模式需夯实根基。
效果: 如果题目要求分析“网红书店现象带来的启示”,具备申论思维的考生就能超越单纯描述倒闭事件,提炼出上述关于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深刻见解,这正是高分答案所需。
这五大技巧你记住了吗??我们再次回顾一下:
踩点给分(短句为王)、精准审题(题型定向)、深挖材料(结构标注)、规范表达(总分结构)、逻辑思维(透视本质)
申论是“客观化”的主观题,答案的根基永远在题目要求和给定材料之中。要学会在材料框架内展现你的最佳政务思维。
以下内容为付费资料,有意者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:
66篇申论高分时评 售价:1元
21套 电子版 申论试卷 售价:12.8 元

预祝各位考生高分上岸
